你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湖南旅游

一把手畅谈“十四五”?丨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局长郭润葵:打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长沙典范,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和世界旅游名城

时间:2023-08-22 来源:湖南热线

  

  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 熊远帆

  跻身全国网红城市八强,名列中部第一;入选“最更有年轻人生活的十大城市”;上榜“十大美好生活城市”;选入全国十大最受欢迎出游目的地城市、全国夜间旅游热门城市、高铁旅游名城……去年,“网红长沙”热度持续下跌。作为长沙文旅系统的主管机构,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长沙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清将呈现什么样的蓝图,专访了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局长郭润葵。

  

  (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局长郭润葵。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 范远志 摄。)

  :过去五年,长沙文化与旅游事业飞速发展,不但沦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、获评东亚文都,也紧扣“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”目标,加快构建由“国内旅游目的地”向“世界旅游目的地”转变,成为“网红城市”,能有这样的成绩,其明确成果反映在哪些方面?

  郭润葵:“十三五”期间,长沙的文化事业提质增效。首先,文化遗产维护力度强化。竣工并对外开放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、铜官窑考古遗址公园等。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。顺利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和样板地区,是全省唯一的文化小康 100%达标城市。文艺创作成果精品迭出。 22 个项目获奖国家艺术基金,《耀邦返乡》《田大哥》两部作品获全省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。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高。设立政府出售公共文化服务专项经费,面向社会文化机构出售了一批高品质服务项目。发展群艺团队 2000 余支,开展“百姓大舞台”等活动,“群文湘军”享誉全国。

  第二,文旅产业兴旺发展。 2018 年,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017.00 亿元,占 GDP 比重 6.0%。2019 年全市招待国内外游客 1.7 亿人次,旅游总收入突破 2000 亿元。产业园区蓬勃发展。顺利打造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、后湖国际艺术区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。文化企业实力突显。截至 2019 年底,全市共计文化市场经营单位 2556 家,其中,上市文化企业8 家,规上文化企业 1153 家。文旅消费欣欣向荣,2019 年,全市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多达 7361 元,占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的 18.6%。 “夜间文旅”“乡间文旅”“网间文旅”日益繁荣。位列十大夜间经济影响力城市第三,评为旅游影响力年度夜游城市。大王山旅游度假区、华强集团“美丽”等重大项目布局乡村(城郊),挤身全国网红城市八强。项目建设不断突破。竣工开放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旅游度假区、炭河古城等全国有影响力的文旅项目。

  :“十四五”期间,长沙文旅系统将怎样重点前进哪些工作?

  郭润葵:迈入“十四五”,长沙文旅系统将不断完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,大力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,减缓建设全球新型消费中心,竖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长沙典范,建设成为彰显湖湘魅力、富裕时代特色的国际文化名城和世界旅游名城。

  明确目标将探讨7大体系。将完善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,发售一批展现长沙文化、歌颂新时代、体现新成就的文艺精品力作。形成文化遗产维护传承利用体系,维护传承“长沙记忆”,竣工“博物馆之城”,建设 3 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深化示范区创立成果,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全域覆盖面积,构建 15 分钟公共文化生活圈。以区县(市)为主体的图书馆、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全部竣工,所有区县(市)文化馆、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,建成“书香长沙”。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,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7%左右,进一步稳固和强化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。培育 2-3 家企业进入“全国文化企业 30 强”,引进培育 3-5 家文旅上市企业。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,构建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6%左右,国内外游客 2.8 亿人次,培育新增5A 级旅游景区 1 个、4A 级景区 2-3 个、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1 个、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1-2 个,培育 10 个特色文旅小镇、乡村旅游示范点和“5+X”夜间文旅消费场景。完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,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,市场监管能力提高,文化和旅游消费不断促进,创建 2-3 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。推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展体系更加成熟,培育构成一批对外文化交流和品牌推广项目,长沙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不断彰显。

  :在2021年的这个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重点推动哪些工作?

  郭润葵:今年将重点推进六大工程。文旅场景创意工程。探寻构建一批产业扶植政策,票选一批场景创新示范项目,以场景创新引爆消费新热点。艺术品位提高工程。紧扣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,打造出《半条红军被》《国歌时候》《瓜子白》等精品力作。文旅惠民优化工程。继续打造出100个特色村(社区)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。前进图书馆、文化馆总分馆及数字馆体系建设,培育新型公共文化空间,全力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。历史文脉承传工程。实施《长沙市最重要革命旧址维护利用工作提质方案》,前进汉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和贾谊故居二期工程建设。城市形象推广工程。利用东亚文化之都、世界媒体艺术之都、海上丝路联盟、澜湄旅游联盟等平台,大力带入长江中游城市群、中部城市群,广泛开展文旅战略合作。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城市IP,推出长沙文旅口号和形象Logo。文化体制改革工程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、企事业单位改革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省市共建长沙交响乐团改革。

  来源:湖南在线

  声明:本文已标明刊登出处,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!联系邮箱:news@ersanli.cn

  
作者/来源:二三里资讯湖南

声明:版权归原创所有,刊登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示错误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求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
乐研科技周玲 乐研科技周玲
上一篇:郴州举办“全市提升村(社区)治理水平促进共建共治共享”专题培训 上一篇:党史学习教育要把握一条线__湘西网-湘西州委机关网-湘西门户-团结报官网-团结网-湘西新闻网

您可能也感兴趣:

推荐阅读

图文欣赏